30年·300件

发表于: 2017-11-20 18:02 浏览: 41754

西塞罗说过:“历史是时代的见证,真理的火炬,记忆的生命,生活的老师和古人的使者”——导语。

11月4日的一个朦胧的下午,这座展示工业实际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以工业设计为主题的博物馆,迎来了一批不同往常的游客。他们有的随身携带照相机,有的在向馆内工作人员提问,有的正四处行走熟悉环境。

他们是一群懵懂无知的小记者,对事物充满了无限好奇,他们来自易班博雅。

这里的工作人员十分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将他们先安置在一间屋子里,然后开始了对于场馆的讲解。经过馆内老师的细致讲解后,他们了解了许多关于现在的科技和曾经的科技对比,怎样去设计一件好的作品以及现代工业产品的一系列缺陷。在老师那激动人心的一次次的解说背后,有无数双幼小和好学的眼睛认真地聆听着他。

馆内工作人员带领着他们来到了“30年·300件”国人的记忆展。这个展览上展示了从1949年——1979年沪上百姓的衣食住行的中国设计品。他们看过了古代人的智慧——木牛流马和国家领导人的专坐——“红旗”牌老轿车。

追溯历史不是怀旧,是期待超越。他们和时光一起慢慢变老,观摩着中国工业设计档案研究的视觉呈现:老日历,曾经风靡一时的老家电和父辈们小时候的玩具——铁青蛙等。从中了解了许多的工业历史的发展,他们离开了这里,前往了下一个地方TAD“科·艺·设”展。

刚踏入这里,他们就被许多的展品吸引住了。这些显示在墙上的新奇的数字让他们感到十分的新奇且惊奇:这不是日常生活中被忽视的科学吗?他们一起置身于科学台风眼中,TAD展将他们紧紧围绕。接着,他们走进了最后一个也是最开始的展览“物尽其用”。

材料,仿佛若即若离,在专业的领域假意与人和解,在大众的视线下又漠然将人遗忘。

他们在这展览里游荡,体现了一番科技与艺术的交融,眼前的一个“蜗牛粪便所合成的材料”惊呆了,这也是材料。它重现诠释了材料与生活的关系。“一起触碰地平线,感受沸腾木的炙热;一同穿梭松木林,捡拾废弃木拼凑全新世界。”

通过这次参展他们了解了许多——“没有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回溯历史,解读现在,创造未来。——结束语


老师评语

小记者贴心的标志出文章结构,引语式的软式导语以名人凝炼的文句提示新闻要旨、吸引读者。接着,以夹叙夹议的手法生动描述活动情况,抒发回溯历史,解读现在,创造未来的心得感想。但在标题上可以再润色一下,30年300件稍显单薄。

—— 努力争取

网友评论
最少输入10个字,如发现灌水或违规言论将视情况删除或扣除一定的学分,感谢配合。

发表评论,请先 登录

初级小记者

dimitri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