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中心 > 场馆新闻> 来自“星火·远航”的暑假作业

来自“星火·远航”的暑假作业

发表于: 2023-09-15 09:25:57


何谓“星火·远航”?

志愿星火,光亮如炬;

航海新帆,劈波万里。


来自“星火·远航”的暑假作业

今年暑期,在市交通团工委的指导下,中海博继续推动“星火·远航”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组织来自上海海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电力大学和上海建桥学院等多所高校的15支队伍,怀着爱与希望,分别奔赴浙江、安徽、江西、重庆、湖南、甘肃、宁夏、云南、重庆、西藏上海等10多个省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举办航海科普讲座、教育活动等航海文化传播42场,受众逾5000人次,其中线下参与近2800人次。

大学生们挥洒着青春的汗水,就像点点星火、扬帆远航,在中华大地上为社区、为乡村的孩子弘扬航海文化,播撒“海洋强国”的梦想,在珍贵的志愿实践中锻炼意志品质、追求理想、砥砺青春、绽放芳华。


接下来,请让我们一起看看各支队伍提交的作业单:

6月23日-7月6日,来自上海电力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志愿者,成为首支“星火·远航”实践队,抵达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以“航海文化进内陆,星火远航润人心”为主题,在当地义工志愿服务联合会的帮助下,分别在彭阳县古城镇温沟村、西吉县吉强镇泉儿湾村、原州区康居社区开展4场航海文化宣讲,参与的孩子们不时感慨祖国悠久的航海历史和灿烂的航海文化,惊叹当代航海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



6月27日-29日,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的“筑星”实践队开启了“星火·远航”安徽宣城路线,来到宁国智协少年儿童发展中心,用爱与智慧点亮特殊儿童的星空。经过老师们无数次耐心指导和实践队众人的密切配合,孩子们终于成功地完成一艘艘复杂的船模。队员们“用心成就爱,用爱温暖心”,用热爱创造希望,协助孩子们造就一艘艘航船,驶向梦想的远洋。



6月27日-7月7日,来自上海电力大学的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实践队启动了另一条“‘航’海梯山,觅踪寻‘绩’”安徽线路,深入对接当地资源,开辟新思路,获得各界由衷感谢:在绩溪县文化馆数字大厅引入中海博虚拟展,促进航海文化与非遗文化的结合;制作的微团课和宣传片在宣城共青团和绩溪文旅等众多媒体上宣传;在扬溪镇中心小学的支教授课,让当地小朋友在家门口“看见大海”。




经过系列筹备,华师大“星火·远航”实践队形成了“郑和下西洋”、“海上云卷云舒,航海沪你远航”、“中华船说”、“劈波斩浪,向海图强”4节特色的、专业的课程,分别在7月3日和7月14日,陆续输送到闵行区的万科花园小城社区、马桥万科城社区。




7月7日,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的“雨路”实践队和上海交通大学低碳学院的实践队,同时开辟了江西和浙江两条“星火·远航”线路。

上海海事大学实践队在江西上饶大鄣山希望小学,围绕“茶叶”与“航运”两大主题展开系列课程,激发了当地学生对航海的兴趣和热爱。

上海交通大学实践队在浙江安吉戎创军校,以“绿水青山,蓝舟启航——低碳船舶进安吉文化之旅”为主题,在中小学生中宣传绿色低碳知识,共同感悟“绿水青山,碧海蓝天”的可持续发展计划。




7月10日和7月27日,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的“行浪锋帆”实践队,前往浦东新区德州二村小学进行《船舶进化简史》《好风凭借“力”之中国古代造船技术篇》2次“爱心暑托班”讲座授课,分别配套“折纸船”和“水手绳结”手工活动。生动有趣的课程和“水手绳结”,让孩子们汲取到丰富的航海知识,了解到古代水手们的智慧结晶。




7月10日至7月22日,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的“羽爱童行”实践队,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扶贫号召,奔赴重庆市永川区石笋山村。中海博与他们精心设计了为期两周的“5 ”课程,即:德智体美劳 航运特色传统文化“海大蓝”的体系,组织了“我的航海梦”绘画展、开展了航海手工艺品制作、歌曲朗诵海员赞歌等内容,呼唤感召孩子们心中的航海梦。




7月23日,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沪湘关爱”实践队,走进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乐镇水田村与孩子们一起“追寻星辰,探秘大海”。通过“走进山村,将爱传达”系列活动,让一群没有接触过大海的小朋友们,对大海有了新的认识,真真切切让航运文化走到了小朋友身边,并在小朋友心里埋下一颗海洋强国、航运兴国的种子。






7月26日,来自上海建桥学院的“麦心支教”实践队,奔赴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桃源回族乡鸭子塘社区和小学,开展系列航海传播活动:《郑和下西洋》讲座、“梦想号帆船”绘制、趣味知识问答,小剧场演绎等。郑和出生在云南,在授课过程中,当志愿者发问:“郑和是一位怎样的人?下西洋有哪些意义?”孩子们争相举起手,侃侃而谈;当看到志愿者们在小剧场表演郑和大战海盗陈祖义的画面时,纷纷赞叹郑和:“哇,好棒!”“真勇敢!”




上海海事大学“瀚海逐梦”实践队曾在6月下旬前往浙江舟山,先后采访调研了舟山船拳、舟山锣鼓和岑氏木船等非遗传承人,并结合所见所闻制作“船舶发展、船舶结构、船员生活、航运精神、航海文化科普”5类课程。7月26日-8月初,他们及时联动正在甘肃兰州支教的“铃兰”实践队,以“线上 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甘肃省兰州市羊寨小学的孩子们讲解有关航运知识。




自8月中旬到8月底,上海建桥学院的实践队开辟了 “星火·远航”最远的一条线路——西藏,为位于日喀则江孜闵行中学的140多位学生开展系列的航海传播活动,让深处高原的孩子也能够浸润到航海文化,了解到祖国灿烂悠久的航海历史和当今航海领域取得的辉煌成绩,埋下了一颗颗“航海梦”的种子。


中海博“星火·远航”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始于2022年暑假,结合了中海博航海文化传播、及上海市高校学生奉献实践、反哺社会的需求,依托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实施开展,以达到博物馆、高校、社会、志愿者个人和学生受众等多方共赢的目标。

 项目采取“馆内” “馆外”、“线上” “线下”、“短期” “长期”的多元志愿服务模式,将中海博的巡展内容、航海系列科普课程、场馆现场直播、互动手工活动等融入志愿服务内容,为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提供航海文化体验。

来吧,欢迎上海市各高校大学生与中海博携手,放飞青春梦想,在不懈的奋斗中,书写人生的华章!


网友评论
最少输入10个字,如发现灌水或违规言论将视情况删除或扣除一定的学分,感谢配合。

发表评论,请先 登录

    进行中的活动

    关联场馆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