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Pablo Picasso)
是最有代表的法国现代派大师。他一生当中给自己画过许多自画像,当把他人生第一张自画像和最后一张自画像放在一起对比的时候,就会发现……
这...差距真的好大呀!
毕加索到底经历了什么?才能有如此的颠覆?
而当我们把毕加索从15岁时的翩翩少年,到已为知晓天年的90岁老者的14副自画像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时候,就会发现,他的这些改变,都是有章可循的......
1896年,15岁的毕加索刚刚进入巴塞罗那的一所美术学校,这个时候的自画像,已经可以看出他的艺术潜力…
1900年18岁。毕加索曾说过:“我14岁的时候,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这话可不是吹牛,人家画得确实不错!
1901年,20岁。人生低潮,画风进入“蓝调时期”
1906年,24岁。这时,毕加索定居巴黎,邂逅了人生中的第一段爱情,费尔南德·奥利维叶,这个时期的毕加索,被归结为『玫瑰色时期』,画中的色彩越来越鲜艳。
1907年 25岁。这个时期的毕加索,已经开始立体派的风格创作……
1917年 35岁。1917年到1924年这段时间,被称为毕加索的『古典主义时期』,1914年,战争使立体主义画家分道扬镳,各奔前程。毕加索重拾自由与个人在色彩上的品味,还有那旺盛的精力...
是什么样的疯狂啊
骑在它仇恨的马背上而来
我理应向你致敬
那无精打采的花啊
躺在船上 滑行在血管中
突然,打开脸颊
就像打开窗子
玩笑着 把香味的种子
扔到大街上
(据毕加索1935年诗稿译)
↓↓↓
30年代之后的毕加索
1938年,56岁。个人风格展现的很明显了,相信大部分人已经看不懂了吧.....
1965年 83岁。『田园时期』的画作,色调很能理解,但画风....相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吧不妨,问问身边的小家伙,他看到这个作品是什么感受呢?
1966年 85岁。
1971年 89岁。年迈的毕加索在立体主义绘画上的成就已登峰造极,他的自画像风格开始变得非常统一……也与年轻的时候完全不一样
1972年,90岁。
最后的自画像,
一个临终的自我。
最后一幅自画像是在毕加索去世前9个月完成的。
这是一幅蜡笔画,形象如此令人畏惧:因惶恐而睁大的眼睛、紧闭的双唇、憔悴的脸庞、凸出的颧骨。
毕加索对自己内心的刻画,表现出凝视死亡的态度,临终的悔恨、若有所思!
毕加索曾说过最经典的一句话:“我能用很短的时间就画的像一位大师,却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像孩子那样画画”?
这样看下来,似乎能够明白为什么毕加索的第一张自画像和最后一张差距竟有这么大了:原来随着年岁和阅历的增长,大师的作品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他最想要的风格……
还记得孩子的第一幅自画像是什么样子吗?有心的爸妈一定会保存起来吧,多年后再翻出来看,相信你们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要知道,孩子的自画像并非一定要画得像,而是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通过线条或色彩将自己的观察和理解表达出来,有很多小朋友的自画像其实非常有灵性。
方法1:木棒画
对着镜子,先用纸剪出自己的脸型轮廓,贴在木棒上,用彩铅来画出自己的五官、头发......最简单、最容易操作的方法,但在孩子的眼中,却足够好玩,同时也能锻炼他仔细观察的能力!
方法2:废纸版创意
家里废弃的纸箱,现在可派上大用场了!将纸板剪出人物的轮廓,用丙烯颜料画出自画像的五官,还可以把一家人都画出来哦,这样的“全家福”够有意义吧!
方法3:镜子自画像
给小家伙一面镜子,一根马克笔,无需过多语言,她自己就会玩起来了...
发表评论,请先 登录